最初这里是漫画新人交流群,后来大家约了一起画速写(群号:909446176)
现如今,我们则拉着常盘勇者的Z社长,开启了每周一次漫画公开课的长远计划。
我们的第一堂公开课,因为社长感冒却坚持喝碳酸饮料治疗的缘故,只能以文字形式展开。

群头衔是不是酷炸了
我们经常看一个人练了很久速写,说没什么进步,为什么呢?

其实一般情况下一直画画却不进步的人很少,真有这样的人,那也算是天赋异禀了……当然你也可以举例子说高桥留美子、安达充他们画风几十年如一日,丝毫看不出变化。那我只能说:
第一,其实进步还是有的,确实不大……
第二,人家的重心是讲故事。
(安达充老师的男主角们)

安达充老师的男孩子们
我们再说回速写,每个人练速写的目的是不同的,有的人为了练人体,有的人是练衣褶,有的人只是为了找感觉。

之所以不少人练了很久速写却没有进步,其实是因为目的性不明确。每个都练练,既不系统也不专精,可能今天背了点衣褶明天已经忘了,但他又开始背头发。
如此循环往复,其实最终记住的东西并不多。
简单的说就是低效,如果你有明确的目的,针对练习,事半功倍是应该的。
对于着急入行的小伙伴,我通常有两个建议
1,单点突破,容易就业。
2,整体了解,长期准备。
(配合速写这个话题,我主要说1这个部分。)
速写也分各个单点,如果你是一个纯萌新,连手绘板都没怎么摸过的同学,我建议你描图,临摹,先熟悉软件和板子。

等到开始画速写的时候,我建议以“准”为主。
其实这个练习对画漫画帮助并不是很大,属于“慢功”。慢功在我看来是一旦养成,日后好处是无穷的。
等同于你小时候学数理化,日后虽然忘的差不多了,够用就好,但其实拉高了大部分人的综合素质。

还记得小学背的乘法口诀表吗?影响一生的基本功
这里我强调一下,虽然我特别推荐萌新这么做,但是许多大佬也在保持做这种练习。
(学生提问环节)同学:“&()*2&…9089*&*&¥#%¥%……&*()&#%¥@%%&*&
社长:

画的准有很多方法,首先看下图,在同等画布下左右比对着画,
这是我们群里之前的速写图,因为比较简单就拿来做例子了。(别介意马赛克,上传不了,叹气~)

嗯。。。。。不打码上传不了,大家脑补就好,脑补就好
各位经常看各种大大的直播,视频时大大们总是能画的准确无比,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经过大量的练习已经能快速的在脑内形成辅助线确定最高点和最低点,腰的位置,手肘的位置。
萌新由于没有练习过不能和大佬一样,但我们可以先把辅助线画出来,如下图:

根据重要节点,画出横线
画好横线,我们要找这些点与点之间的关联,就接着画出竖线,如后图:

有了辅助线,打码都更细致了呢
(真是有了辅助线,打码的水平都提高了啊)
这样大家就能更很容易找出点与点的关联了
比如说:
①,脚尖和眼睛的位置差不多,那你就不至于把脚画的太前或者太后。
④,脚后跟在胸口的点点之后一点~而且小腿的肌肉也没有太发达到超过脚后跟。
⑤,脚一定要超过手
有了辅助线后大家画画的难度会降低很多,接下来就是多加练习,在心里画辅助线,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练习眼力,也就是所谓的“慢功”。
简单说就是能在脑中自行形成辅助线而不需要在图上画出来。
这张图是群里进行的练习,那天我也画了一下,用的就是这个方法,画完后我会简单的叠一下图,看看画的准不准。大差不差~

(顺带提一下,这个来回拖笔是坏习惯,我这两年画分镜乱画惯了,大家请勿学习)
顾名思义,在原图上打九宫格(其实你打16宫格也行,这个没规矩),然后在自己的画布也打上一样比例的九宫格。再然后就照着画呗:

这个方法相当粗暴了……我个人并不推荐。但是如果追求画的准,这个确实有奇效。
比如你看右上角一格,是不是只有一点点发丝,没错,有了这个格子,头发你都不会画的太偏差。
腿在哪格,手在哪格,甚至在哪格的哪个部分,非常清晰明了,你甚至可以在九宫格内打九宫格,这个方法真的很粗暴。
但毕竟我们的核心目标是练习,并不是追求极致的准确度,所以,这个方式我并不推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一些画遗像的店,我小时候刚学素描时很好奇他们为什么能画的那么像,直到后来我发现他们用的是这招。)
很多事儿我们尽量说的简单实用些,没必要太理论化。
先简单说一句,我们认识事物,外轮廓很重要,日后说剪影等还会再提,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一个日用而不知的概念。基于外轮廓我们稍微提两句正负形:
举个栗子:

黑色部分你当做正形,白色的是负形。我们拿一张群里的速写照片做演示

大家感受下剪影是这样的:

不需要了解太多,能注意到这里面有这种红色区域就好。
很多图都有这样区域,画的过程中能留意到这些(红色)区域,就可以更好的帮助你画的更准确。
三个简单的让你画的准的方法已经提完了,横竖辅助线、打格子、正负形。
这是群里一位同学的速写作品:

群里一个同学的速写作品,当个栗子啊
大家开始找茬吧。
我先说一点,不要优先去画那些很细碎的东西,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比如,皮带画的那么细致(其实也没画清)是没有必要的,我们优先思考他们之间的关联。
接下来继续看: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身高与剑的比例,两腿之间的负形,手短了之类。
有些人会空泛的说你观察不仔细,但是什么叫观察不仔细呢?怎么仔细?其实就是这样,你要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学会观察。

对了,这里还有个小小的三角形镂空,不要画漏了 。
其实找别人的茬不难,难的是画的过程中找自己的茬。
因为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扣细节,或者进入自我陶醉模式,这没错,代表你投入,但是一个好作者应该是收放自如的。
状态要学会切换,方法也要学会使用。
我们每周聊一个小知识点,下周我们再接着絮叨。
(“漫画专业交流会所”,正儿八经的干货交流群:909446176)